思维小憩
人到中年,四事越少,生活越好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2-11-10 | 33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#中年危机可怕在哪#,阅读量高达1.8亿。


留言区里,上万条讨论,甚是扎心:


有人说自己经常熬夜加班,身体堪忧;


有人说自己疲于应酬,精力大不如前;


有人说自己又要带娃又要考证,压力大到崩溃……


几乎每个中年人,都肩负着沉沉重担,一边焦虑,一边奔忙。


怎么减轻心理负担,让生活更幸福一些呢?


看到一句话,觉得很有道理:


“中年以后的人生是减法,把该做的事做了,把重要的事做好,其余的少纠结,老天自有安排。”


而立之年已过,别让肩头负重太满,才能乐得轻松自在。


人到中年,这四件事越少,生活越好。


常听到有人说:


“中年人的慌张,从看到体检报告开始。”


人到中年,时常觉得生老病死,就在眼前。


若身体真有什么问题,那么前半生的奔波劳碌,便化为一场空。


上个月单位体检,报告一出,很多人都长吁短叹。


有人被查出胆结石,有人被查出乳腺结节,有人被查出脂肪肝。


40多岁的冯叔,还被发现有肠息肉,随时有会恶化成肠癌的风险。


那天,听到冯叔颤抖着声音,对着电话那头说:


“我也知道,自己三天两头陪客户喝酒,还经常加班熬夜,身体迟早会出问题。


可我总盼着升职加薪,总以为自己还年轻,身体出点毛病,不打紧。


但就是在看到体检结果的今天,我真的怕了。”


那场电话后,冯叔请了半个月病假,去做息肉切除手术。


所幸治疗及时,身体并无大碍。


复旦患癌老师于娟,曾在书里写道:


“得了病我才知道,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,而不应该只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。”


中年人的肩头,背负了太多期待,总是容易在在追赶的路上,忽视很多东西。


殊不知,人生下半场,拼的不是金钱名望,而是身体健康。


想想我们身后的人吧:


父母已老,不能让他们老无所依;孩子还小,不能让他们幼无所养。


作为家中的顶梁柱,我们好好活着,不只是为了追名逐利,也是为了看想看的世界,爱想爱的人。


从现在开始,珍爱身体,好好生活。


尽量不熬夜,少抽烟喝酒,按时吃饭,多多锻炼。


拥有健康的身体,和知足的灵魂,你便是一个幸福的人。


如何保持一个好的心态?


听过一个有意思的说法:


把心态的“态”字拆开,就是“心”要变“大”一点。


心大了,抱怨少了,生活顺了,人也就不会累了。


看过一则留言:


“刚生完孩子后那一年多,觉得什么事都不如意。


自己带小孩各种辛苦,老公不是做饭难吃,就是衣服洗不干净。


我看老公各种不顺眼,动不动就骂他笨手笨脚,什么都做不好。


还好老公脾气好,每次我抱怨过后,他都会笑着说:‘又惹老婆生气了,对不起哦’,立马去刷碗拖地。


随着孩子越来越大,也越来越好带,我心情好了,抱怨也少了。


现在回头想想,以前是我太极端了,明明老公也做了不少家务,我还把气全撒在他身上。


夫妻既然组建了小家,就应该相互体谅。


从那以后,我渐渐改变了心态,从以前的怨妇,渐渐变成了心胸开阔的小女人。


帮老公洗衣服时,放一首自己喜欢听的歌,洗完涂点护手霜;


不想做饭的时候,告诉老公:亲爱的,我想和你去外面吃烛光晚餐;


累了一天,不想讲睡前故事,就和孩子说:妈妈今天很累,你讲个故事哄妈妈睡觉,好不好?


其实很多以前看起来不顺心的事情,换个角度去表达,会有意想不到的温情。


自从我怨气少了,家里的的氛围,也越来越和谐。”


常言道,境随心转,次第花开。


很多时候,放下心中的怨气,世界才会呈现于我们美好的模样。


何必事事苛责,每个人都有苦衷和难处;何必力求完美,生活本就因瑕疵而可爱。


人到中年,应当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别因愤怒伤了身心,也别把怨气留给家人。


保持好的心态,是家庭美满的前提,也是治愈一切的良药。


作家雪小禅说:


“人到了一定年纪,是往回收的。


三两知己、一杯浅茶,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”


人到中年,琐事变多了,精力变少了,圈子似乎也缩小到固定的几个人身上。


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热衷交际,中年人享受的,是小圈子里的自在和宁静。


复旦女教授陈果爆红后,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粉丝和记者。


按理说,她应该有应接不暇的聚会。


可实际上,她却推掉了大部分应酬,只和二三知心朋友一起,唱歌小聚,或喝茶谈天。


有人好奇她为什么不借此机会,多交些朋友?


陈果说:


朋友不是人脉,朋友不是酒友,朋友更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人群。


那些哄来哄去扎堆的人,他们往往不是朋友,那只是一个寂寞的部落而已。



深以为然。


有心理学家把社交划分成两种:“共情社交”与“功利社交”。


那些因为兴趣相投、经历相似而相互吸引的社交,是共情社交;


而那些掺杂着利益、合作等功利性质的,是“功利社交”。


功利社交永远没有共情社交那么纯粹、坚实,一旦利益关系断掉,友谊也会随之破裂。


年轻时,总觉得和人见几次面,就能称兄道弟。


等阅历渐长,才明白,如果你不曾参与一些人的过去,那么你也大概率无法参与他们的未来。


与其费尽心思,维护“功利社交”,不如用集中精力,做值得的事,陪值得的人。


挚友不在多,真心就好;圈子不在广,干净就好。


懂得筛选关系,把时间用在对的人身上,你会发现,能陪你走到最后的,也恰恰是这几个人。


有些家长问董宇辉:


为什么我家孩子,总是一天到晚让我操心个没完?


董宇辉回答:


“家长们啊,你们操心真的是孩子们做的不够好吗?


你只是想让他做的更完美一点,你是在把自己的焦虑、愤怒和委屈,强行转移给孩子。”


是啊,过度关注儿女,往往只会越操心,越焦虑。


反倒是那些懂得放手的家长,既能和孩子相处不累,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


想起师姐雅雅曾和我说:


“到外省上大学前,我妈对我说:以后你就自由了,我管不着你了。


一开始我还很不习惯,毕竟18岁以前,我是家里的小公主,吃穿用度,哪样不是父母安排得井井有条?


可后来我逐渐懂了,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活。


我不在家的日子里,我妈天天和朋友一起,打牌、跳舞,没有‘儿行千里母担忧’式的苦情,离开我,她一样过得充实快乐。


毕业后,我想转行做自媒体。


我以为我妈会反对,可是我妈说,这是我自己选的路,有什么后果自己承担。


我问我妈,会不会觉得我太折腾?


我妈说,你又不急着结婚成家,想做什么做什么,只要以后不后悔,能养活自己就行。


别人都羡慕我,可以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,但是如果没有妈妈的支持,我大概也是没有底气的。”


对于儿女来说,有一个尊重他们意见的家长,是一生的幸运。


就像纪伯伦说的:


“爱一个人,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。


爱的最高境界,是你们灵魂两岸之间,隔着一片流动的海洋。”


见过太多家长,又是操心儿女的工作,又是操心儿女的感情。


更有甚者,会直接插手儿女的选择,让他们感到窒息。


殊不知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,父母再操心,也不可能管孩子一辈子。


儿孙自有儿孙福,为人父母的,不妨省点心,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到自己身上。


种花,看书,喝茶,修身养性;


逛街,旅行,跳舞,娱乐身心。


忙活了半辈子,也该好好享受生活了。


学会给内心减负,轻装上阵,我们才能回归生命本身,享受生活的更多可能。


梁实秋曾说过:


“中年的妙趣,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,认识自己,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,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。”


中年,是人生的分水岭。


在这个年龄段,学会整理内心,适当断舍离,才能找到余生的意义和答案。


清简欲望,别因为物质的追求损耗了健康;


控制情绪,把最好的模样留给身后的小家;


减少应酬,用有限的精力维护优质的圈子;


学会放手,让儿女和自己都活成喜欢的模样。


人生不过百,余生烟火,好好品尝;此趟人间,珍爱自己。


点亮“在看”,愿你我在今后的漫长时光里,都能放平心态,放下执念,以更舒展的姿态,为自己摆渡,让岁月流光。


作者 | 竹西,爱读书,爱生活。

图片 | 视觉中国、网络(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